这两天,军迷们最关心的大事儿肯定就是长春航展啦,大家都在盯着看啥呢?那肯定是航展里的那些爆款产品和火热话题啦,谁都不想错过热点所在。
最早露面的那架双发飞翼式的隐形无人机,长得有点像B-2、B-21那样的模型,引得大家纷纷猜测天下事。紧接着亮相的热点,便是退役的歼-6战斗机改装成的攻击无人机,这货其实多年前就在坊间传得神乎其神,传说很多,现在终于看到实物了。接下来火得不得了的,就是“南天门计划”了,这两天它在各大媒体上频繁出现,也成为热议的焦点。
其实我觉得,最引人关注、最爆点的,莫过于歼-20的地面静态陈列了。静态展览跟空中的飞行秀完全不一样,飞行表演那叫个瞬间的惊艳,但地面上近距离展示,就能让你眼睁睁地看个清清楚楚,了然于胸。最大的区别在于,没一会儿,各大军事刊物和网站上就会冒出一批高清歼-20的图片。这些图片要说含金量挺高的,有时甚至能算得上点情报情报的价值呢。也就是说,敢做飞机的静态近距离展示,随便拍随便看,说明这架飞机已经“不过时啦”,也就是说,它的先进程度已减了一截,开始摇身一变成可以公开亮相的“商品”了。
按照我们过去的说法,咱们的军工科研部门一般都是“生产一代、研发一代、预研一代、展望一代”的节奏。一旦某款关键的主战装备能被拿出来静态近距离展示,基本就意味着这款装备已经稳稳当当地进入了“生产一代”的阶段。换句话说,已经是大批量装备到部队里了,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会出现那种近距离、静态的展览。所以说,这样的展示也就代表着,这款装备的技术成熟度和批量生产都已经差不多了,算是正式走到应用与实战的门槛上了。
其实不光是歼-20,歼-20的近距离静态展示也意味着整个五代机系列基本都发展到不再“新奇”可以拿出来展示的地步了。正因如此,我们看到,同属五代机的歼-35接下来还会有出口型出来,展现出市场和技术的扩展空间。而相比之下,歼-20S就没有进入到那种静态近距离展出的阶段了。因为歼-20S其实是六代机技术部分的下放,是用来改进五代机的,算是五代半水平了。
我为什么特别喜欢看歼-20的近距离静态展示呢?原因嘛,基本上就是和六代机有关嘛。早先看到六代机的时,我还瞎琢磨过一句话,觉得六代机大概会提前服役,甚至可能在2027年建军100周年的阅兵上亮相。歼-20这次静态近距离展览,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为我这个挺大胆的猜测添了一份底气。
一般说来,上一代的飞机能被公开展示,说明下一代装备在科研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少突破,差不多指日可待了。按照“生产一代、研发一代、预研一代、展望一代”的顺序,目前在生产线上的已经是歼-20和歼-35了,那研发一代到底是六代机还还是五代半呢?再往后进行预研的又到底是什么样的装备呢?
有人提到“南天门计划”,说它是文创产品,但也有人觉得它可能是展望或者预研项目。到底预研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展望又会预示着未来哪些方向?这方面留给大家不少遐想和猜测的空间,军迷们也可以尽情地玩“猜猜猜”,寻思着未来可能的答案。
金谷子配资,兰州配资平台,买股票加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