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讯“试验成功!”近日,国电投(遵义)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传来喜讯,该公司与上海奋锐特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种分母液回收钾”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产出多批次达到国家标准的碳酸钾一等品试验产品。这一突破不仅破解了氧化铝生产中的钾元素干扰难题,更为产业降本增效与资源循环利用打开全新空间。
铝土矿中天然含有的钾元素,是困扰氧化铝的生产痛点——在溶出过程中,钾元素会与硅结合生成可溶性“钾霞石”,导致溶出液硅含量攀升,既大量消耗氢氧化钠原料,又直接降低氧化铝的溶出率与产品纯度。此外,钾元素在溶液中持续积累会显著提高母液沸点和黏度,使蒸汽消耗增加约10%~15%,既降低蒸发效率,又提高了生产成本。
作为深耕务川“富矿精开”战略的龙头企业,国电投(遵义)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始终致力于氧化铝生产资源的深度开发和高效利用。于今年5月正式引进上海奋锐特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启动“种分母液回收钾”项目。历经四个多月的实验室攻坚与参数优化,项目8月下旬转入生产现场中试阶段。在近20天的连续试验中,研发团队克服物料成分复杂、纯度控制难度大等多重挑战,最终实现技术突破,成功产出碳酸钾。
“上海奋锐特公司采用的‘钾吸附提取—钠吸附纯化’生产工艺,为行业内首次采用该工艺实现从拜耳法氧化铝过程物料中提取碳酸钾,具备原始创新性,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国电投(遵义)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规划发展部主任魏壮强介绍,该工艺借助专用吸附材料的分子级筛选特性,可精准捕获种分母液中的钾离子,再通过钠离子置换实现纯度提升,整个过程无需高温高压,既能彻底消除钾元素对氧化铝生产的干扰,又实现了资源的“变废为宝”。
这一突破的价值远超单一技术创新本身。碳酸钾作为重要无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优质钾肥、玻璃、制药和陶瓷等行业。但我国钾矿资源储量仅占全球2.49%,消耗量却占20%,对外依赖度高达50%。从氧化铝冶炼过程中回收钾,既可提升铝土矿综合利用水平,也为缓解国内钾资源短缺开辟了新途径。
国电投(遵义)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助李德凯向记者透露:“接下来,我们将依据中试结果深入论证碳酸钾投资方案,若实现工业化生产,每年预计可为公司新增经济效益不低于1000万元,同时进一步推动生产过程的绿色化、高效化升级。”(王光敏 武卫)
一审:王信
二审:姚腾 余从源
三审:唐全寿
金谷子配资,兰州配资平台,买股票加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